4月23日,随县均川镇幸福居委会的优质稻新品种新模式展示示范基地里,大面积的大麦迎风挺立。麦田边,均川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程方圆正在和村民交流试种优质稻新品种的事宜。
“大约在五月中旬收割,然后在农技中心指导下试种优质稻新品种,全部使用生物肥。”正在田里劳作的宋绍玉告诉记者。
田间地头话农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保姆”们扎根田间地头,倾心服务三农,真正做到服务到基层站所、走访到户、关怀到人,在2018年开展的“双评双治双促”活动中,在基层服务、群众评议环节,该中心群众评议满意率达到100%。
倾心服务农民的“主力军”
4月23日,随县柳林镇大堰角村,村民王荣华在菇棚查看香菇。“今年烧菌的少多了,多亏了去年农技术中心组织的那堂培训课,今年香菇产量和品质都比去年要高一些。”
香菇产业是随州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市香菇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加重,烂袋增多,效益下降等问题,特别是香菇烂袋问题,严重影响了香菇生产。
针对烂袋问题,农技中心技术干部多次深入香菇主产区开展调研,并与上海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多项技术试验研究,搞清了香菇烂袋的主要原因,制定了烂袋防控的技术规程,并开展了长达5个月的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培训。截至2018年底,共开展培训180余场次,培训菇农11483人次,发放资料55000余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农技推广中心服务“三农”的宗旨。
农忙时节,农技中心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就地开办“技术宣讲课堂”,主动参与农耕生产,“零距离”示范指导省时省力并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农闲之余,农技中心干部仍坚守基层一线,通过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惠农政策等内容反复宣讲,让每个农民真正做到农业政策、生产技术了然于胸,成为生产致富的行家里手。
品质农业建设的“先锋队”
2018年底,喜讯传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九部门联合遴选出2018年86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州香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入选并位列全国第一!
这是我市品质农业建设的一大成果。
品质农业建设是农业产业提升的主要方向,也是品质随州建设的重点工作。2018年,市农技中心围绕香菇产业升级、优质稻产业转型“两大战役”,开展产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为转变香菇种植模式单一的现状,农技中心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并配套开展“春栽秋种”、周年栽培等新模式的示范,基本实现了周年出菇。“每年都开展香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和示范,促进香菇产业升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进山说,“今年,我们在随县柳林镇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里,重点开展利用修剪的果树枝条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香菇的试验研究。”
促进香菇标准化生产发展,全市建设香菇“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生产基地26处,生产示范规模达到1100万袋,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31处,促进了香菇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优质稻产业是农业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点,2018年,市农技推广中心扎实开展优质稻新品种引进与筛选,“水稻+”等新模式示范,优质稻米品牌创建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优质稻产业发展。2018年,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103.34万亩,优质化率达到58%。
农业生态文明的“参与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农技中心紧紧围绕提高农药肥料和农田水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大力开展节药、节肥、节水、地技术推广,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节水农业、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等工作。
“最近几年,老百姓反映田越来越不好种,用肥的数量越来越多,农作物品质却是逐步在下降。”程方圆说,“通过这几年的秸秆堆沤还田和有机肥退减化肥技术试验示范,带动了均川镇的老百姓秸秆腐蚀还田,增施有机肥,改善了作物的品质,也保护了环境。”
让随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市农技中心不断探索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改变农民施肥方式,2018年全市农药使用量0.55万吨,同比下降3.5%;全市化肥使用量15.66万吨,同比下降4.2%。
同时,农技中心还大面积推广集雨蓄水插秧、浅湿薄晒灌溉、控制灌溉技术和秸秆返田技术;同时积极发展春玉米、花生、马铃薯等耐旱作物,解决农业用水矛盾,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用水发展方式。
“脚上泥土厚重,心中真情满溢。”李进山说,将继续打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阵地战和干部作风建设的持久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农技推广战线的新风正气,以基层“三农”干部的新作风、新面貌、新状态,推动全市农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