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5期      作者:吴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4-07-10 09:27:07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新的历史起点,应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编者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应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内在一致性和互相支撑性,从体制层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内涵理解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重要科学论断。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多次深刻剖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内涵。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方向,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的逻辑意蕴。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由此可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就是要通过教育优先发展赋能人才引领驱动,通过人才引领驱动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三者互为逻辑关系,其内在一致性就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三位一体”的创新要素相互支撑、系统集成,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

——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畅通三者良性循环的主线。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战略范式,有机贯通、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核心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统一起来,同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为综合改革的重点。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政策最大含金量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中提到的“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就是要把体制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以理顺关系、明确权责、形成合力、提升效能为原则,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而解放教育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人才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以营造高品质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为综合改革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其目标是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优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为此,要努力营造高品质的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破除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诸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优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环境和开放创新生态。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的堵点卡点在哪里

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核心,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低效配置甚至是无效配置的循环,就是恶循环。

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的堵点卡点有很多表现,但是从根本上讲,与传统生产力相适应的计划教育体制、计划科技体制、计划人才体制的行政资源配置模式就是最大的堵点卡点。教育科技人才三个体制相互之间不能衔接、不能协同发展,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抓住服从服务市场创新主体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进行大循环,而是沉醉于各自为政的自循环、小循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企业创新主体脱节。

产学研不能有机融合,却在各自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内循环,越来越内卷化,这就是低效或无效配置的根本原因。这种内卷化的体制病,必然不断产生各种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分权制衡、分割资源、分散治理体制下管教育、管科技、管人才,就会出现管事与管人的分离、培养与使用的分离、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分离等现象。所以走出小循环的体制,进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教育科技人才大循环的新体制,则是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综合改革的决胜之举。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并不缺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样板。

地方层面,深圳就是一个例子。深圳创新之路的秘诀不是所谓的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单向转化模式。深圳是我国率先把创新从纯科研的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的城市,这使得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出现了极大的改善。深圳以其“特立独行”的发展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需求导向、企业创新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创新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深圳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深圳不存在一个游离于经济系统之外的科研系统,资源配置和政策设计都围绕市场主体进行,企业很自然地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研成为创新的一个配合环节而不是支配环节。

行业领域,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成世界行业翘首。为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研究开发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认为,高铁成为自主创新范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率先建立了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了政府统筹下的产学研相融合的共同体。这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集聚相关领域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内的120多家科研单位的全国科技力量,整合唐山、长春、四方三个主机厂及30个配套厂在内的500个企业组成全产业链,在政府统筹下,全国科技力量服务支撑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沈志云院士说,“企业是中国高铁创新创造的主体,我们都是为这个主体服务的。即使有点贡献,也是通过企业才能实现。”

在教育领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设“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取代了传统“学院”和“学系”学术架构,这种探索也值得关注。学校设四大“枢纽”,涵盖15个“学域”,包括:(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信息枢纽)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系统枢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社会枢纽)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目前人类社会遇到的挑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日益显见。用“枢纽”和“学域”,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

这些有益探索,为我们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综合改革的几点建议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全面领导,协调好党的领导、政府协同、市场配置之间的关系。推进以党委领导为主体的大部制改革和矩阵式条块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部门间和央地间的权责关系,发挥集中决策分散执行的体制优势。建议由各级人才领导小组牵头,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建立教育科技人才工委,加强决策职能。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要考虑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和定位,制定符合各区域发展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化教育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和人才发展政策。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彻底解决长期处于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权责不分的体制顽症。我国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大部分依存于各类事业单位。但事业单位改革长达30年之久,以行政级别划线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事业单位用人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事业单位中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也容易受到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难以形成有效配置。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放权松绑,把用人主体、人才从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深化编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编制管理严重束缚了人才队伍建设,名目繁多的身份管理、合同管理,预聘制长聘制,造成同一个单位人才分为三六九等,难以建立“英雄不问出处”的优才管理制度。要以改革破除阻碍人才释放创新活力的各项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坚持先立后破的思路,着力完善战略科学家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建立以战略科学家为团队的科学家共同体,让院士回归荣誉、学术本身。强化战略科学家的岗位意识,支持他们参与国家科技发展重大决策咨询、担纲领衔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支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言论】以“揭榜挂帅”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下一篇:【人才政策】市委人才办 市教育局关于优化随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机制的通知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