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践途径。重庆于2004年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以来,先后开展了“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等系列重大专项,支持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创新创业,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逐渐引入农村一线,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产业。与此同时,在全国探索建立了精准选派、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脱贫的精准管理制度,研究开发了科技特派员管理信息平台,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协会,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微信公众号,创建了科技特派员电商平台“特农淘”,发布了《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开设了科技特派员网络公开课。
目前,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聚焦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制度安排和动态管理两个重点,在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制度机制,激发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活力。同时,坚持项目、平台、政策、标准、培训五个统筹,实现管前管后、线上线下、扶贫扶智、派出派入、市内市外五个协同,基本构建起“五个统筹”“五个协同”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通过构建能效型科技推广链、空间型社会服务链、规范型要素流动链、聚合型资源配置链、惠民型价值帮扶链,实现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特派员如何更好赋能乡村振兴,要谱好“特派”机制、“政策”机制、“责任”机制、“评价”机制“四部曲”,完善和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人才队伍,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激励保障措施,系统化监督约束管理。同时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才能把科技特派员打造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建立多元选派机制,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坚持以产业对科技的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促进科研人员与需求单位结对帮扶,构建利益共同体,突出“特派”特色,完善市场选派机制;建立科技特派员的社会参与机制,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探索形成“政府派、市场派、社会派”等多元化的选派机制。同时,拓展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法律服务、乡村治理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人才配备,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激活创新主体活力。强化科技特派员政策顶层设计,将前瞻性科技特派员改革文件纳入党委、政府重点任务,释放政策制度的活力。把科技特派员优秀成果纳入人才计划,增加特派员工作的经费预算,形成财政稳定支持,在各级财政资金中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推动乡村振兴信贷政策向科技特派员项目倾斜。通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等加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支持,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建立利益共同体,创新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模式等,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良性互动。
——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激励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科技特派员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压实各部门的责任,强化政策执行,促进激励保障政策落地。建立分级负责选派管理机制,直属高校由部委负责,选派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地方相关部门负责选派地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为地方科技特派员。在中央的权威文件明确高校院所是派出科技特派员的主体,把科技特派员的派出与所作的贡献纳入部委对高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派出单位的工作职责。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提升服务成效质量。强化监测评估,加强科技特派员管理信息系统改造,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分类分层管理,通过实时监测服务数据优化评估手段,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与精准度。建立科技特派员行为自律规范和政府管理部门与被服务对象相结合的多方评价体系,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科技特派员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服务对象对特派员服务内容进行现场评价打分,以服务对象满意度倒逼科技特派员改善与提升服务成效。对科技特派员实施分类评价,增加特派员改进服务质量水平的压力和动力,实行基于评价结果的动态管理,设置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绿色通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产才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随州市举办大学生就业促进活动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