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论述,并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22年以来,银川市扎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党委及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高位推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引育留用”全链条因素,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才智保障。
创新机制激发教育人才活力
出台银川市人才政策3.0升级版—“银川人才兴市30条”,对“加强社科文化及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专章表述。以人才引进、培养、暖心、活力“四大工程”为有力抓手,实施新时代强师工程,支持构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家”的成长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领域人才政策支撑。创新建立“双轨制”人才评价机制,开辟“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评价双赛道,新增认定标准73项,让更多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得以施展才能、脱颖而出。2022年共认定教育领域高精尖缺人才9名,累计认定126名,进一步凸显了高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
多管齐下引才优化师资结构 建立“银川市考取区内外高校学生录取情况”和“银川市教育系统人才需求”两份“清单”,摸实摸清用人需求,提高引才精准度。聚焦学校用人难题,核增全市教职工编制590名,通过编制管理增加教育领域人才储备基数。创新采用“线上笔试+面试”和“中心考场+区域考点”等方式,组织开展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公开引进工作,持续扩大人才引进范围。2022年,共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39名,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77名,自主公开招聘教师198名,引进“双一流”高层次人才14名,招聘教师数量同比增长107%,全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储备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借力“最强外脑”提升教学质量。柔性引进首都师范大学李有增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团队作为智库专家(团队)。借力“互联网+教育”平台,引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团,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引进7个北京特级教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学科共建工程,创新性开展“跨校教研与跨区教研”“混合式研修”“研究共同体”等一系列教研活动,有效推动名校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搭台育才用才打造一流团队
成立新一批50个梯级名师培养计划工作室,吸纳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65名,储备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45名、县级急需紧缺学科骨干教师150名。结合“三新”改革方向,申报银川市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2个,借助小高地项目计划建设8个特色学科基地。2名校长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14名校长、教师入选自治区名校长名师培养计划,20名教师被确定为自治区新一批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计划,为“教育家型”名师队伍夯基垒台。借助青年人才“双向挂职”培养机制,4名教师“上研”“下挂”,16名“基层之星”教师到市属优质学校研修学习,8名校长赴福建跟岗实践,173名教师入选银川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近年来,全市共建立各级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269个,培养培训青年教师4000余人次,形成了国家、区、市、县级梯级名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服务提档升级暖心爱才留才 出台《银川市人才住房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从高层次人才到青年大学生全覆盖的多层次住房保障机制。2022年,教育领域18名青年人才兑现住房保障政策。及时兑现落实各类人才专项资金,为2名自主培养博士兑现硕博补助,为61名市直学校高精尖缺人才兑现生活补贴,为38名市直学校学术技术带头人兑现培养经费,充分营造暖心爱才留才的良好氛围,让银川真正成为人才愿显作为、能显作为的一方好水土。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