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乡村振兴中人才瓶颈的对策与思考
来源:《中国人才》2022年第7期      作者:郭景璐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11 08:44:32

  加快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实现人才的“聚”和“留”,还需要打造人才“培养链”“成长链”和“使用链”为一体的人才生态链。

——编者

当前,在实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成为农村致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村存在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尤其是人才资源匮乏问题,成为乡村振兴中最直接的瓶颈。

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居住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而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显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农村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而人口流动,也受教育程度高低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呈现从西部向东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农村人口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未上过学占3.6%、小学程度32.5%、初中程度50.8%、高中程度11.2%、中专1.7%、大专及大专以上0.3%;虽然与2010年相比,2019年未上过学的农村人数下降了2.1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上升了8.1个百分点,但由于许多有见识的进城打工父母将孩子带到城镇读书,使农村适龄的初、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减少1.6和0.8个百分点,中专程度也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尽管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仍是农村劳动力主体。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依然很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多数从事非农产业,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要求差距明显。

人口老龄化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人才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以个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等个性为特征的资源。体能是人才资源的基本存在,如果没有相应的体能,其他内容都只是无皮之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一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里赚到钱后,又带动部分亲戚朋友前往城镇,导致体力好的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在一些县、镇级的劳动力人口中,50岁以下劳动者大都外出打工,个别不能携家带口的人,就把老人和孩子放在农村。因此,不少地方的农村成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三留守”农民的天下。尤其是较偏远的村落,因村集体经济落后,村民的主要收入都靠外出打工。加之近些年农村教育质量的差距,许多人就让孩子到周边城镇去读书,大量村民相继搬到人口较集中的城镇居住,以至于每到春播农忙时,50-60岁的男性劳动力成了做农活的主力。显然,依靠他们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难度是很大的。

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使乡村产业振兴受到阻碍

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已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转为更加关注质的需求。补齐农村产业发展短板,构建增值空间,成为满足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阶段转为质量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必须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休闲服务各环节的有机结合,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然而,随着乡村人口外流,能力强、本领大的农村青年大量离开了农村,目前留在村里的农民大都没有接受过现代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不懂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观念差,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弱是常态,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更是薄弱。这就让农业产业化发展陷入了尴尬境地。

如何突破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

针对乡村人才匮乏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思考:

——改革农村人才评价机制,让更多农村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切实打造一支懂农业、会管理和爱农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当前,乡村产业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极其旺盛,各级政府和基层用人单位在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的过程中,要突破以往以学历职称界定人才的标准局限,着重制定体现以能力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

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中的人才评定标准。针对乡村振兴实践的迫切需要,以实际、实用、实干为依据,遴选出生产、经营、技能带动、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类的实用型人才,建立和完善包括以能力要素、业绩要素和知识要素等内容为主的考核衡量标准和价值体系。畅通乡村服务贸易成效的评价渠道,探索建立以项目带动就业和以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的考核机制,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另一方面,创新乡村人才职称评价机制。探索开展乡村振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评定工作,让包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电商营销服务等各类人员也都有一个专业技术能力的等级称号。因此,期待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符合现代乡村人才特点的职称考核标准,在不受学历、专业等限制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以为社会创造价值和经营管理规模、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等为考核的评价依据,定期选拔评定不同职称等级的技术能人,让广大乡村人才也有一个专业素质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依据凭证。

——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引导在城市创业或打工过程取得一定成绩的农民工回报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家乡。

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建设服务贸易产业园区,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吸纳到园区内。围绕为农村经济和农业各项事业服务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资金上,给予一定高额低息担保贷款支持,在场地上,提供办公场所及有限仓库若干年免费使用支持,使在乡村开展创业人员真正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扶持政策。

吸引更多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入乡村振兴的服务队伍中来。引入激励机制,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城镇离退休人才吸引到农村从事乡村贸易服务和回乡创办涉农企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到乡村创新创业和兼职,为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在待遇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子女就学和住房等具体困难,保障他们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优势,吸引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养老产业以及文创产业向乡村集聚。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吸引各界人才下乡创业。

打通社会保障大通道,畅通乡村服务微循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创新社保体系建设,引导乡村振兴中的服务从业者、农村自由职业者和职业农民按照当地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并为符合条件的在乡村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和乡村民营企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工作人员,缴纳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保险。着力构建积极开放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和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真正做到用优惠政策吸引人,凭本事贡献用好人、依靠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留住人。

——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围绕乡村引才、聚才、育才等内容实施人才战略,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人才支撑。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当前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考虑社会效益,逐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对基础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公共教育机构的配置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发挥社会力量对农村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成立教育基金会,引导乡贤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和培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建立政府、高校、电商企业联动的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统筹用好各级各类培训补助资金,减免部分学习费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实践的大型零售企业实战培训,快速有效地培养出与实际应用“零距离”,与就业岗位“零适应期”的智慧零售“双零人才”,为再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实体零售体系夯实人才基础。

有效利用教育市场的力量,放权给市场化的培训机构,支持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训课程。通过政策鼓励能人自主投资兴办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聘请有学历有经验的“园地专家”“经营管理人才”等优秀人才当讲师、教授,开展各类经营管理培训;搞好农民经纪人培训,对从事农村资源及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中介活动而获取佣金和利润的人员,要经过系统培训,以此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经纪人素质。同时,规范《经纪人资格证书》的颁发,引导农村经纪人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引导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着重培养农民强烈的学习责任感,通过大力宣传让农民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权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树立典型,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终身学习依赖的是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使其能够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学习。基层政府要为农民学习营造大环境、创造大氛围,让农民有机会、有胆量主动学习有关服务贸易的开发、销售、管理、电商等新知识;创新引导培训服务的方式方法,通过网络、视频等载体,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课程服务,使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他山之石】话题讨论:基层市县如何深化校地合作?
下一篇:曾都区:汇聚人才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