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人才》记者 温金海 陈晓伟
嘉 宾:重庆市永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胡川
福建省南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黄晓东
浙江省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新勇
背景
让校地合作助力基层人才集聚
加强校地合作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面,校地合作既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所需的人才,又能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舞台。正因如此,校地合作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各地引育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大城市,基层市县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的限制,人才引育上一直面临一定困难。校地合作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不错的引才育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基层市县所使用,并取得了不错成果。
据了解,当前除了借助高校智力,帮助当地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或者请高校派学生来实习或见习等传统模式之外,为了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更大效果,基层市县也根据自身实际,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更紧密、更具实效的校地合作模式,比如重点与自身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一到两个高校进行全方位深度紧密合作,建立相关长效机制,确保合作取得实效;与相关高校就某个产业共建研究院,甚至在编制等体制机制上突破创新,推动校地合作往深处发展。
福建省南安市采取的方式就是与相关高校开展整建制、紧密型合作。为了改变以往校企合作相对零散、不能长效等问题,南安还专门成立了南安市校政企协同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校企合作纳入当地“十四五”规划,通过全面梳理本地的资源、需求,与高校的学科、技术、人才优势进行匹配,实现了校企合作的系统谋划,探索出了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新模式。
重庆市永川区则在培养模式上下功夫。他们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了8个实践与就业基地,旨在加快人才集聚,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速建设西部数字产业基地。
山东省潍坊市则是通过分批选派的方式来推进校地合作。他们实施了校地合作“双百行动”,分批选派百名干部赴国内重点高校院所担任科技人才专员、选聘百名专家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人才顾问(副总),着力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集各地科技创新资源为潍坊所用。首批已经选派了31名干部到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担任科技人才专员,选聘了100名博士或副高级以上专家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人才顾问(副总),政策效用已经慢慢显现。
此外,浙江省安吉县则通过与高校共建研究院的方式来推动校地合作。他们立足自身产业,与浙江大学共建了生态文明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了成果转化研究院,同安徽农业大学共建了白茶研究院等等,充分利用高校智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专家表示,良好的机制是未来基层校地合作走得长远的根本。因此,要想校地合作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建立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为校地合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筛选出一些互惠互利的合作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实现共赢,以此让校地合作更有实效、更长远。
基层校地合作仍有哪些痛点难点?基层市县如何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校地合作之路?本期《话题讨论》栏目将对此进行探讨。
(本刊记者陈晓伟综合整理)
打造人才工作校地合作“升级版”
胡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校地合作是培养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力量、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当前,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院校要胸怀“两个大局”,关注“国之大者”,以全新的视野,从实现各自发展目标的需要出发来思考校地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
促进人才流动,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源”。一流城市孕育一流院校,一流院校成就一流城市。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相比,当前校地合作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需要院校、地方政府、企业破除壁垒,打造自由流动“人才圈”,共同带动研究创造、资源共享和成果交流。要引导院校专家“走出去”、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来”,鼓励专家学者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兼职,支持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到院校任职,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在优化院校教师队伍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智力支撑。基于这一思考,重庆永川探索推行“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从在永川的17所职业院校中选派200余名教师到地方企业顶岗实践、创新创造,聘任500余名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院校任教授课,形成人才双向流动的良好氛围,为校地融合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赋能产业升级,点燃经济发展“强引擎”。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在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作用尤为突出,由于其人才培养数量多、周期短,而且具有地方性和职业性等特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一些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脱节,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鉴于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还是院校自身,都应认识到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推动的。校地企三方要主动对接,聚焦当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及课程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重庆永川作为西部职教基地,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全区“5+3”产业体系的技能人才需求,与华为、长城汽车等企业共建“校中厂”,采用“订单”“定向”“定岗”及“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40000余名,校地合作愈发紧密,产教融合实现突破式发展。
加速成果转化,打造协同创新“新极核”。科技成果转化,是衡量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重要标准。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能够创造大量科技研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科研项目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缺乏平台支持的现象,导致成果大多停留在纸面上。新发展格局下,推动院校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就要在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上进行新的探索,要秉持“怎样有利于发展”就“怎样建”的工作理念,构建“政府出资、院校出智”模式,校地企联合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平台,推动以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代表性成果”评价,为科研人才提供技术路线和科研经费自主使用权,支持应用型科研人才把才智奉献在“工厂车间”“生产一线”,以产业化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和转化。今年,重庆永川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通过“共建、共管、共享”成立并运行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西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校地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品种+专利+地方标准+技术明白纸”等多种成果形式,校地企联手助推成果转化,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
强国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人才工作校地合作是校地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实践探索中,校地之间若能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双赢合作模式,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可代替的作用。
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共赢发展
黄晓东
校地合作,要立足双方互利共赢需求,梳理地方各方面资源和需求,与合作高校的学科、技术、人才优势进行匹配,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实现共赢发展。近年来,福建省南安市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开展整建制、常态化合作,深度嫁接高校高端人才智力资源,促成医疗卫生、工程机械、影视文化等28个项目落地,有力支持合作高校做强学科建设,促进校地双方共赢发展。
破除引才制度籓篱,让高校人才来得了。从国家层面来看,现阶段我国尚没有针对校地合作方面的专门立法,也缺乏规范校政企、产学研多方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校地合作的政策与法规只是分散在各类与科技相关的规定之中。从高校人才层面看,高校晋升渠道、职称评定、薪酬待遇体系等人才配套制度与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存在较大差异,人才流动存在后顾之忧,吸引力大幅降低,高校人才“不敢来”。因此,想要校地合作长远发展,就要破除人才落地难籓篱,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为高校人才引进提供有力保障。总结校地合作先进做法,围绕校地合作前沿热点进行理论研究,积极对校地合作立法进行创新研究,以国家立法、地方立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在经费补助、人事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高校人才编制“周转池”等方式吸引人才;持续推进柔性引才工作落实落细,不断完善引进人才制度,解除高校人才后顾之忧。
整合优质留才资源,让高校人才愿意来。随着市场经营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客观上要求校地合作中产学研合作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应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支持校地合作和科技创新,才能够给校地注入新动能,更为高效、快速地实现科技成果的研发—孵化—产业化。因此,想要校地合作快速发展,就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惠才政策留住高校人才。一是探索创新政策,奖励高校人才技术创新,出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专利产出等惠才政策。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创新科技成果培育及转化机制,赋予高校人才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实现合作提质升级。二是在住房、税收、待遇等方面给予高校人才优惠,保护合作者的利益专项。设计高端人才社区,建设人才之家,做好人才子女就学、安居、医疗保障,让高校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三是定期跟踪监测校地合作双方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密切联系高校人才,强化日常沟通协作,专人专项服务,形成事事有人抓、事事有落实的工作格局。
营造良好干事环境,让高校人才想要留。地方基层由于“高精尖缺”人才稀缺,地域内缺乏“大院大所”,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还不强,科研配套设施还不够好,难以满足高校人才对工作平台的需求,制约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同时,城市品位、生活条件等方面距离一线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乡镇,交通、教育、医疗资源更显匮乏,难以满足高校人才对较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因此,要实现校地合作持续发展,就要依托创新创业良好平台环境,为校地双方协作共赢提供有力支撑。探索与高校联合成立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通过建设人才创新共享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与重点高校院所、专业机构、域内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挂牌、融资、培训、路演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地方教育、卫生、住房资源,不断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积极探索教育、卫生、住房资源、人才驿站等服务资源共享共用新方式,努力创造条件优越的发展环境,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高校人才留在地方。
找准校地合作共振点,绽放“共赢之花”
王新勇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研、高质量创新成果的集聚区,政府是地方政策制定者、地方发展的建设者。作为基层市县,新建或者引进一所“双一流”高校往往难度较大,而通过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将高校智力与地方产业相结合,打造校地合作共同体,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如何推动高校与地方更加紧密合作,找准校地合作共振点,重点要从招才引智、平台建设、深化合作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校地双方“共赢”。
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校地合作正是充分借助高校人才优势,将高校一部分智力资源、创新资源转移到基层,实现“引进一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促成一个产业”。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基层市县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为基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深化校地合作的过程中,要选派一批懂业务、懂经济、懂产业的一线干部,地毯式排摸重点企业、平台载体,清单式梳理企业重点发展方向、关键人才需求、创业平台产业导向等情况,形成揭榜挂帅和招才引智两份榜单,根据榜单内容,挑选对应优势学科高校开展产学研精准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引才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理念,实施“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等柔性引才计划,依托专业力量开展创新技术研发、课题研究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中短期发展难题;以“破四唯”为抓手,坚持人才评价分类导向、多维导向、发展导向,以实绩论英雄,综合考虑高校人才团队协作、个人贡献、成果价值、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破除“四唯”限制,科学合理评价人才。2020年以来,安吉县连续两年举办绿色发展青年博士论坛,累计邀请符合“2+5”现代产业体系150余名青年博士考察交流,推动解决企业“揭榜挂帅”项目35项。
建设平台,畅通校地合作渠道。科技发展日益进步,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从前期高校给予地方智力支持,到如今的校地双方协同推进、共赢发展,已经成为合作新趋势。要共建研究院平台,支持以地方政府名义与高校共建科研院所,以地方产业链对接高校学科链、以地方创新链对接高校人才链,在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县域需求相结合、与市场供需相匹配。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2021年,安吉县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先后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0余名,重点开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数字生态等方面创新研究,探索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拓宽“两山”转换通道。
深化合作,多举措护牢合作关系。立足校地双方共赢需求,如何让校地双方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需要在体制机制、实绩实效、服务发展等方面出实招。一是要建立机制。破除校地合作制度壁垒,搭建“研发在高校,成果转化在地方”的体制机制,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产品项目,要给予特殊支持。要明确高校、地方政府创新成果权责划分,打造高校、地方利益共同体。二是要突出实效。通过校地合作,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破除人才成长束缚,打通人才成长通道,让人才在校外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基层实现要借助高校智力优势,推动更多高校成果在地方落地生根,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增添持续发展动力。三是要优化服务。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校地合作支持力度,在项目落地、经费配套、人才服务等方面上给予更多支持,特别是要做好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引才积极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言论】构筑人才优势赢取发展优势
下一篇:突破乡村振兴中人才瓶颈的对策与思考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