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机关各支部写作“尖刀班”及成员供稿(用稿)情况汇总表(第八期)
来源:随州组织网      发布时间:2024-06-05 08:29:37

(2024年1月1日-6月1日)

单  位 供  稿(用稿)标  题 供稿人 小计(条)
一支部写作“尖刀班” 随州市多点发力,推动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落地见效 秦学伟 2
随州市组织系统上下联动、有力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秦学伟 吴禹熹 李乐乐
二支部写作“尖刀班” 建立“四化一综合”评价机制  助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冯盈庭  1
三支部写作“尖刀班” 强基础  固根本 建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尚 勇 耿现超 7
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托举起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尚 勇 耿现超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尚 勇 耿现超
勤编多写抓上稿 李乐乐
随州市“三个常态化”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培养能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带头人 尚 勇 耿现超
随州市开展“明星书记”走访慰问 赵 静
随州市探索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模式 尚 勇 刘 路
四支部写作“尖刀班” “三个坚持”蓄积组工信息“源头活水” 刘 盼 童兴华 3
随州市依托高层次人才协会打造专家智库 范 邹
随州市举办“才聚荆楚·智汇随州”青年人才来随综合宣传推介活动 范 邹

  一支部写作“尖刀班”:

  随州市多点发力,推动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落地见效。在干部工作方面,出台《随州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化一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在健全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考核方式多样化、民主评价立体化、调研频率常态化、分类建库科学化,综合考量运用。同时,强化结果运用的科学性、精准性、导向性,实行各年龄层次优秀干部分类储备,定期围绕“三类档案”(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档案、干部个人信息档案、干部监督档案)开展研判,对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升职级、优先评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在人才工作方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服务随州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围绕完善视野开阔、灵活有效的引才聚才机制,推广“公聘民用”、探索“飞地”引才、用活高层次人才“编制池”、深化市校、校企合作等机制;围绕健全立足需求、精准务实的识才育才机制,完善中青年企业家培育、优化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实施乡土实用人才抱团带徒等机制;围绕优化舞台广阔、近悦远来的用才留才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健全“炎帝人才卡”服务等机制;围绕建立职责清晰、导向明确的跟踪考核机制,推行人才工作“差异化”考核、实行月调度、年“述评考”平时考核、践行导向鲜明、务实管用考核结果运用等机制。在基层党建方面,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五星级”村党组织创建的实施意见(试行)》),设置基层党建星、基层治理星、产业发展星、和美村庄星、乡风文明星,村党组织星级评定自上而下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五个等次,按照村级申报、镇级推荐、县级评审、结果公示、市级确定、命名授星等程序进行,其结果与村干部政治荣誉挂钩、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与后进党组织整顿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在自身建设方面,聚力“六部建设”(政治立部、公道建部、能力强部、人才兴部、文化润部、依规治部)目标,着力在组织系统开展“七个一”活动:链动一套“五学联动”模式,开展部务会领学、中心组深学、党支部促学、党小组督学、组工干部自学的“五学联动”理论学习提升套餐模式;开展一轮“我为组织工作献一计”活动,聚焦“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切口,开展“我为组织工作献一计”,对好点子纳入全市组织工作要点;组织一次“组织系统趣味运动会”,组织市、县、乡三级组工干部、市直单位政工人事干部,开展“铸忠诚、展风采、聚合力”趣味运动会;倡导读一本好书活动,以“书香驿站”为载体,倡导机关干部每季度读一本好书;举办一场“公文写作大比武”活动,在组织系统以单位(科室)自荐、评委“盲评”方式,分类评比表彰一批高质量公文,掌握一批善思考、能干事、会总结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套导师帮带机制,以写作“尖刀班”为抓手,建立“导师制”“师带徒”培养帮带机制,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完善一系列机关规章制度,优化完善《机关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制度汇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用制度管人、管事。(供稿人:秦学伟)

 

  随州市组织系统上下联动、有力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市县一体,系统谋划第一时间召开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会议,学习领会党中央和省委党纪学习教育相关精神和要求,梳理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全市组织系统党纪学习教育的“任务书”“路线图”。精心组织,有力开展。市县两级联合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建立部务会班子成员领学、党支部促学、写作尖刀班研学、党员自学的“四学联动”机制,推动《条例》入脑入心。统筹兼顾,务求实效。把党纪学习教育纳入党校学习课程,列入党建工作考核,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全市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供稿人:秦学伟、吴禹熹、李乐乐)

 

  二支部写作“尖刀班”:

建立“四化一综合”评价机制

助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随州市建立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方式“多样化”、民主评价“立体化”、调研频率“常态化”、分类建库“科学化”以及综合考量运用的“四化一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干部选用工作“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

  聚焦常态化调研调出实情实效。围绕市管领导班子建设,定期集中调研,分类排序入库。聚焦立体化评价评出优劣典型。由上级领导评价比能力、同级班子互评比担当、服务对象评价比实绩。立体全面评价出干部表现。聚焦多样化考核考出真功真绩。科学设置政绩考核指标,细化督考联动具体办法,综合运用多维评价结果,对市管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排序。聚焦科学化建库绘出动态画像。综合调研、评价、考核情况,运用信息化手段,建好“三类档案”。定期动态更新。聚焦综合运用形成干部选用工作闭环。用好考核评价结果和信息化“三库”平台,实行分类储备、开展定期研判、突出“三个优先”,统筹考虑结构搭配,营造崇尚实干、追求实绩的干部选用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选育管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完善并用好“四化一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立体、动态评价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变“画像”为“动画”,持续打造心正崇实的“三为”干部队伍。(供稿人:冯盈庭)

 

  三支部写作“尖刀班”:

强基础   固根本

建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都强调,要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效能。随州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把选准配强“头雁队伍”作为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选优育强“头雁队伍”。常态化动态调整。开展“五星级”村党组织创建,对村党组织进行“党建体检”,常态化评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对不胜任、不尽职的及时调整。常态化教育培训。突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基层治理学习教育,市级率先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县级常态化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培养造就农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常态化选树标杆。通过大比武、擂台赛等方式,评选第二批兴村治社“明星书记”,把“领头雁”的标杆树起来,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常态化结对帮带。组织“明星书记”与新任或相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形成“老雁”领航、“雏雁”奋飞、“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

  坚持把建强建优党群服务阵地作为聚核引领的有力支撑。党群服务阵地就像一块“磁铁”,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吸引、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把党员群众牢牢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必须强化阵地意识,以基层需要、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村(社区)、小区(湾组)打造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站),逐步建成“一站通办、一网统管”的“15分钟服务圈”。在城市社区,全面统筹辖区资源和公共服务,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暖“新”驿站和职工之家、青年之家等阵地整合起来,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向小区延伸,满足小区居民、户外劳动者、驻地单位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农村,针对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实情,选取人口数量较多的自然湾,建设“村民之家”等党群服务阵地,提供农资、快递、金融、乡货直播等服务,将其打造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平台、凝聚力量的家园。

  坚持把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着眼“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开展已下放审批服务执法事项运行情况评估,保留基层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事项,收回专业性技术性强、经评估基层无力承接的事项。建立规范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度体系,确保乡镇街道权责一致、资源和事权相匹配。深化机关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实现“小区吹哨、部门报到”。推动编制和力量下沉。探索在市、县两级建立“编制周转池”,把编制优先用于加强基层人员力量。集中整治随意借调乡镇街道人员问题。按需招录社区工作者,确保“一格一人”。推动驻村干部、金融村官、村名誉书记、返乡大学生等“四支力量”下沉到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持续开展“物业牵手”行动,健全完善“三方联动”运行机制,提升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坚持赋能与减负并举,规范村级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回归干事创业本位。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坚持把深化资源要素保障作为共同缔造的坚实底盘。落实好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必须有坚实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大力实施“组织再组织”工程,夯实“共同缔造”的组织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机制,以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为单元,推动工青妇群团组织向下扎根;以“四会”组织为牵引,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共联体、老年协会等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把群众纳入一个或多个组织,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基层治理。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夯实“共同缔造”的群众基础。发挥老党员、退休干部和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一批公道正直、热心奉献的群众骨干。推广院场会、家常点、逢四说事等做法,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发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热情。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共同缔造”的物质基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重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拓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紧盯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食用菌、果蔬等产业链党建,通过强化“组织链”,促进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供稿人:尚勇、耿现超)

 

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托举起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州市织密小区党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力量,推动治理要素向小区集中、服务向小区聚集,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让小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建强组织、夯实小区阵地。坚持将战斗堡垒建在小区上,让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满载治理“新动能”。强化组织支撑,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全市1056个城市住宅小区全部组建小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5%。举办小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6期,提升履职能力。成立楼栋党小组3226个,设立党员中心户1.6万余户,就近就熟联系困难群众5.3万余户。强化阵地支撑,共同缔造幸福家园。采取三级书记包保、结对单位帮扶等方式,建成小区驿站383个,服务辐射到每个城市住宅小区。聚焦“一老一小”和不同群体多样需求,配建“四堂五室一中心”,建成义务调解工作室273个、幼儿托管中心186个、幸福食堂和老年活动中心213个,成为居民的精神乐园和心灵港湾。强化保障支撑,确保小区党组织长效运转。采取“政府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部门帮扶一点”模式,撬动各方资金投入共建共治。市财政累计支持218万元,对示范小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年活动经费分别按5000元、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结对单位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小区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分类施策、推动物业覆盖。坚持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为抓手,激发小区治理“新活力”。采取“三种模式”,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市委书记领衔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市政府连续三年将示范小区创建纳入“十件实事”,投入440万元实施“以奖代补”,打造示范小区220个。以“筑巢引凤”“先投后收”“自办物业”三种模式推动全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持续深化“物业牵手”活动,市场化物业占比48%。实施“三个评价”,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开展“十佳物业企业”评选,建立“红黑榜”制度,从业主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满意度三个方面开展物业服务质量评价,赋予社区话语权,让小区居民说了算,淘汰服务差、管理乱、居民不满意的物业企业30余家。抓实“三个100”评选,构建人人有责的小区治理共同体。通过“设岗编队”,统筹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城市管家”2万余人。每年评选优秀小区党组织书记、业委会主任(成员)、楼栋长各100名,激励各方力量投身小区治理。

  三、共商共治、提升小区生活品质。坚持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小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健全“三方联动”机制。加强对小区业委会的领导,组建选举小区业委会600余个,党员比例均超50%。制定《“三方联席会议”指导书》,让基层可操作、能实施。常态化召开“三方联席会议”1.2万余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8万余个。健全结对共建机制。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原则,开展“百家单位包联社区、千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万名党员群众集中攻坚”活动,全市1744个机关党支部与1056个城市住宅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组团服务、联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小区吹哨、党员报到”。健全小区驿站运行机制。推行站长负责制,明确小区党支部书记为小区驿站站长,“双报到”党员轮值。推行服务联盟制,设置便民服务电话公示栏800余个,依托小区驿站提供上门服务2.5万余次。发动小区“五老”、医护等800余人,组建服务队100余支,在小区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积分管理制,在小区驿站设置积分兑换区,鼓励“双报到”党员、小区居民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000余个,兑换小奖品2.2万余件。(供稿人:尚勇、耿现超)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近年来,随州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定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夯实“五个基本”,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乡村全面振兴。

  一、突出强基固本,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州市持续深化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压实政治责任。市委书记带头落实抓党建“三个一”机制,市级领导对34个乡村振兴重点乡镇“包保抓促”,同时联系1个村。认真落实县乡党委书记“三个走遍”的要求,出台乡镇党委抓乡促村“十条意见”,推深做实乡镇干部“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任连心”工作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落地。

  加强阵地建设。因地制宜、随湾就片设置村民小组(网格),选优配强村民党小组组长和党员中心户,全覆盖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民小组(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湾组建设党群服务站206个,推进党的阵地向湾组延伸。

  创建星级组织深化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全市开展“五星级”村党组织创建的实施意见,对村党组织进行“党建体检”,每年按照20%比例评定“五星级”村党组织,以点带面、典型带动、全面提高。采取“四个一”措施连续三年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57个,对重难点村实行提级管理、挂牌销号,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壮大人才队伍,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随州市选优育强“头雁队伍”,持续加强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抓优头雁队伍。常态化动态调整,评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对不胜任、不尽职的及时调整;常态化教育培训,巡回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55期,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做给书记看,激励书记比着书记干,提升抓乡村振兴履职能力;常态化选树标杆,评选认定首批“明星书记”50名,把“领头雁”的标杆树起来,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常态化结对帮带,组织“明星书记”结对帮带新任村社、相对后进村社党组织书记375名,形成“老雁”领航、“雏雁”奋飞、“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在全省组织部长会上,省委组织部部长张文兵对随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给予充分肯定,湖北日报多次报道随州兴村治社“明星书记”。

  培育后备人才实施“村后备干部培育”计划,按照每村2名左右的标准,建立1800余名的后备干部人才库。以乡镇为单位,摸清长期在村的“管理型”“土专家型”“经济型”能人1734名,从中筛选800余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到村“两委”跟班历练,做到“备用结合、能用尽用”。

  推动力量下沉实行“两派两聘”,“两派”,即从市、县两级单位选派16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接续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做到标准不降、力量不减、有序交接;探索“党建+金融”,选派202名“金融村官”全覆盖进驻914个村(农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主任助理,帮助村级申请贷款24亿元,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两聘”,即将“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对家乡有感情”的1007名本籍在外成功人士选聘为村“名誉主任”,发挥其人脉、资金等优势,助力村级发展;向社会公开招录132名农村党建助理员,换届时90%以上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三、坚持共同缔造,织密乡村振兴治理网

  农村基层治理有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随州市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推动三治融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1008个村(社区)推行“一约四会”制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吸纳近3万名老党员、妇女骨干等进入“四会”组织,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劝导移风易俗等志愿活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治理格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文兵来随调研时,对“一约四会”制度给予充分肯定。广水市被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明办、省民政厅评为“一约四会”优秀组织奖。

  搭建治理平台。搭建村湾夜话、场院会等共商共治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一线协商、共同缔造”。通过给予一定交通、通讯、误工等补贴,调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无职党员、村务协理员、村务监督员等参与湾组治理积极性,极大充实了治理力量。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访民情、议民事、解民难”活动,全市3.3万名农村党员和群众骨干联系近30万户村民,实现民情在湾组掌握、服务在湾组开展、问题在湾组解决、矛盾在湾组化解。

  强化治理保障统筹整合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2亿余元,落实村党组织运转“两经费”和村干部工作“两报酬”“两补贴”,强化基层运转保障。持续开展减负增效行动,规范村级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20余种,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回归干事创业本位。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聚焦兴业富民,念好乡村振兴致富经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随州市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民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缔造为方法、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机制制度为保障,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活力足、乡村全面振兴步伐稳。

  办好乡村合作公司。开展农村“三资”清理,引导有条件的村通过村级控股、参股或独资方式组建乡村合作公司,打造具有市场功能的集体经济、具有民生性质的市场主体。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97个村组建14个联村党委,通过强化“组织链”,促进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灵活建立“乡村合作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随州全市运行较好的乡村合作公司近300家,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8亿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84.38%,带动3.4万余户农民就近务工、增收致富。

  强红色美丽村庄。稳步推进10个国家级和省级红色美丽村试点建设,切实将红色美丽村打造成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红色地标。以财政扶持资金为牵引,撬动社会资金2亿余元,修复红色遗址50余处,改善村居环境,建设红色美丽家园。成立39名专家、顾问组成的“红色智库”,为红色美丽村建设建言献策。建立“红色生态+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生态康养等,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优势,每个红色美丽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40万元以上。

  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争取84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200余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制度,对村集体经济本年度收益超过5万元的村,新增收益的一定比例可用于村副职干部工作报酬,奖励发展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村干部。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综合利用审计、巡察等手段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外部监督,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供稿人:尚勇、耿现超)

 

勤编多写抓上稿

  梯次培养,充实队伍,选好头雁带领群雁。挑选信息工作突出的年轻干部担任“头雁”位置,培养一群信息写作骨干力量,掌握一批信息写作后备力量,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飞翔”,按照梯次培养,充实写作队伍,形成“随时能上,上之即胜”的信息写作大格局。

  对点帮扶,以一带多,形成互助良好氛围。面对新成员的稿件,老成员以“对点帮扶”的模式,帮助新成员修改稿件,指出文章中的不足。同时,以一个“骨干力量”带动多个“后备力量”,在文章的互助互改中,既帮助新成员提高写作能力,也帮助老成员锻炼系统思维,在新老成员的交流互动中使整体队伍的战斗力得到提升。

  广泛吸纳,形成影响,扩大品牌辐射能力。随州市组建“随愿而行”队伍,在现有信息员的基础上,在每年新招录的干部中,广泛吸纳对信心宣传有兴趣的新兴力量,充实信息员队伍,努力将“随愿而行”打造成责任明确、上下互动的全市组工信息宣传品牌。同时,扩大“随愿而行”品牌辐射能力,组织部门从“外出挖掘成员”到“成员主动找上门”,工作格局从“上级派发任务”到“成员主动请缨”,以品牌效应带动成员活跃度。(供稿人:李乐乐)


  随州市“三个常态化”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培养能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带头人。一是培训教育常态化。推行“村书记点单、大讲堂接单”模式,以县为单位持续巡回开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40余期,通过书记亲自“讲”、现场观摩“看”、互动交流“研”、实践实战“干”等方式,激励书记比着书记干,提升“领头雁”抓乡村振兴能力。二是选树标杆常态化。以大比武、擂台赛等方式在全市评选认定首批“明星书记”50名,湖北日报以《随州评出首批兴村治社“明星书记”——“头雁”领飞闯市场》为题整版予以报道,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三是结对帮带常态化。建立“明星书记”工作室,组织“明星书记”与375名新任或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师徒关系,搞好“传帮带”。安排“明星书记”在培训班、大讲堂上与村党组织书记面对面交流,传道授业解惑,推动“领头雁”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形成“老雁”领航、“雏雁”奋飞、“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供稿人:尚勇、耿现超)


  随州市开展“明星书记”走访慰问。为进一步激励村(社区)书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春节期间,随州市委组织部机关中层干部分赴50个村(社区),对首批市级兴村治社“明星书记”开展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走访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与“明星书记”亲切交谈,全面了解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干部的心坎上,进一步鼓舞激发村书记干事创业热情,助力乡村振兴。目前,随州市首批认定的50名“明星书记”已与375名新任或相对后进村(社区)书记建立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供稿人:赵静)


  随州市探索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模式。云上管理“培土”。开发智慧校园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评估反馈及学员信息汇总等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学员考勤管理、请假管理、出入校管理等在校身份认证“一卡通”,打造集教务、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云端阵地”。量化考核“育苗”。制定《学员学分制量化考核办法》,完善“加分减分制度”,将入学测试、集中自学、课堂纪律等内容科学设置为5大类16项考评指标,实行“量化考核管到底”,考评结果记入学员个人档案并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依据。成果转化“结果”。创办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工作专题研讨班,对表现突出、确实优秀的年轻干部实施“一人一档”全程纪实,“一人一策”跟踪培养,首批54名学员中有15名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被提拔到县处级领导岗位。(供稿人:尚勇、刘路)

 

  四支部写作“尖刀班”:

“三个坚持”蓄积组工信息“源头活水”

  近年来,随州市委组织部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组工信息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围绕“选题问需”、“解题问策”、“答题问效”下功夫、做文章,为组工信息资源蓄积“源头活水”。坚持紧贴实际“问需求”,找准“切入点”。市委组织部以实施“培基”工程活动为抓手,通过组建写作尖刀班、师徒“帮带制”、互助“结对子”等方式,确保组工干部调查研究选题有重点、稿件有质量。曾都区委组织部通过开展《发扬“安专迷”精神,争做“三创型”干部》活动,围绕流域综合治理、党建联建、党建引领湾组治理等工作选题定人,让调研更贴实际、接地气。坚持深入一线“问对策”,找准“落脚点”。今年以来,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卫先后到曾都区、广水市实地走访调研,听群众之声,问基层所需,在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鲜活资料。随县县委组织部以“年轻干部强基训练营”为抓手,组织年轻干部分组分类开展“沉浸式”调研活动,在“一线课堂”中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坚持成果转化“问成效”,找准“发力点”。高新区以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先后破解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机制体制性难题10余个。广水市通过持续深化“一个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1.4万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100余个,真正让调研成果“落地生花”。(供稿人:刘盼、童兴华)

 

  随州市依托高层次人才协会打造专家智库。随州市开展高层次人才协会换届重组工作,通过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优化人员组成,集聚了60名本地重点领域拔尖人才为新一届会员。协会聚焦随州重点特色产业,组建了专汽、农产品加工、文旅、新兴产业、教育、卫生等6个专委会,并建立会员建议案制度,打通高层次人才参政议政渠道,鼓励专家会员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协会健全完善了轮值会长、会员交流、服务发展、优先参与专家休假体检慰问活动等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党委政府“智囊团”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好帮手”。(供稿人:范邹)

 

  随州市举办“才聚荆楚·智汇随州”青年人才来随综合宣传推介活动。为宣传推介地方发展环境、人才政策和岗位需求,吸引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来随建功立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州市利用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聚才契机,举办“才聚荆楚·智汇随州”青年人才来随综合宣传推介活动。本次活动共计发放4000余份宣传手册,重点推介了生活补贴、住房保障、专项事业编制等8大类人才政策,以及全市1000余个紧缺岗位需求。同时,组织2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集中设置展台,与考生开展“面对面”宣传交流活动,大力吸引外来人才融入随州、逐梦未来。(供稿人:范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部机关各支部写作“尖刀班”及成员供稿(用稿)情况汇总表(第七期)
下一篇:部机关各支部写作“尖刀班”及成员供稿(用稿)情况汇总表(第九期)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