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针对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全员覆盖难、内容不精准、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党员模块化教育培训探索实践,以“三个突出”扎实推进党员教育体系建设,强化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直达基层,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突出政治性,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上城区是浙江省红色根脉重要承载地,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的位置,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推动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一是聚焦主题,深学细悟常态学。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及时巩固拓展党内集中性教育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深化“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制度,每月发布“主题党日资料包”,指导全区4400余个党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二是紧扣主线,循迹溯源贯通学。坚持把“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逻辑主线,重点打造小营红巷、皋城村等33处红色资源教学点,发挥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等25处省市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功能,开发“一图十课”微党课,组织基层党员在贯通学习、系统领悟中汲取真理力量。三是突出主课,创新载体灵活学。坚持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业主课,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广泛开展“我在党群上党课”“小区开放日”等系列党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红巷新声”青年理论宣讲团,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各类理论宣讲1000余场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700余场次,覆盖党员7.6万人次。
突出系统性,优化构建党员教育运行机制。突出全面系统,根据党员模块化要求创设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等七大教学模块,按照“1节党的创新理论课+N堂其他模块课”设置课程,实施“三库两单一表”工作机制,推动模块化教育走深走实。一是“三库”集成资源共享。着力补足教学资源不足短板,推出共享师资、阵地、课件“三库”,以强势赋能提升基层培训能力。推出“名师百课”计划,择优选择党校专家、基层一线党员先进典型、红巷新声讲师等建设专家导师、草根名师、青年讲师三个师资库,首批遴选115名师资入库,供基层党员“点单”。二是“两单”并行系统推进。针对以往培训中存在的课程安排零敲碎打、缺少计划性的问题,上城区坚持一盘棋推进,按照党员教育培训七个模块,每年初由区委组织部编制下发年度党员教育培训清单,明确班次安排、调训人数等具体内容。各街道党工委根据区级清单编制街道年度教育计划清单,区委组织部预审备案,由街道党工委会议讨论确定后实施,有效防止重复培训、长期不训。三是“一表”助推闭环落地。针对党员学时难统计、难应用问题,实施“上城区党员教育培训学时登记表”对党员参训情况进行清单式管理,以支部为单位每季度对党员学时情况进行汇总公示,学时达标情况与党员“先锋指数”、党支部“堡垒指数”考评相挂钩,推动学用转化常态长效。
突出实效性,不断拓宽党员教育形式路径。围绕党员模块化教学内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组合形成差异化教学安排,统筹区级普遍培训和街道兜底培训、全员轮训和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和日常学用相结合,在扩大覆盖面同时,提升培训精准度。一是线上线下“深入”学。线上打造“红云学院”空中课堂,推出“书记说、红领说、青年说、创客说”等特色课程,提升吸引力。线下通过区街联动连续七年举办党员春训冬训,实施“书记第一课”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上讲台、讲理论。根据党员规模、结构、分布差异等,开展跨街社片区化组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二是结合需求“定制”学。探索个性化定制“课程菜单”,健全完善各工作机制,摸清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六类对象”的培训需求,量身打造模块化教育培训方案,确保培训贴近实际、回应关切、解决问题。如在村社书记“领雁班”中,安排城市党建、基层治理的课程不少于30%,针对“两新”党务实施“新星成长营”计划,构建“一周一训、一月一晒、半年一PK”的全周期培养体系。三是聚焦中心“实践”学。坚持把党员教育融入中心大局,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破难解题的能力。聚焦产业突破、基层治理等区委中心工作,实施“看见”行动,把青年党员干部成长课堂搬到干事创业第一线,建立“产业发展”“城建规划”“金融投资”“社会治理”四个成长营,推动党员干部在实干中增强专业素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抓实模块化党员教育培训
下一篇:党建引领跨村联建促进农村集约集聚发展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