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广水市关庙镇梅庙村娘子岗山岭,游人徜徉在盛开的格桑花海里。今年5月始,格桑花进入美妙的花期。每到周末,梅庙村便游人如织,周边市民纷至沓来,感受梅庙最美的时节。
近年来,广水市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关庙镇梅庙村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初步建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村庄,该村被列为湖北省“美丽镇村”。近日,记者走进这里,一窥梅庙村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好干部 好村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们日子过得好,都是因为有这些好干部啊!”这些年,梅庙村“两委”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村民提起“领头雁”都赞不绝口。
2014年10月,梅庙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伊始,村党支部书记梅红卫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开会,商讨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咱们村交通便利,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梅庙有大片平缓的山坡,如果种上景观稻,应该值得一看。”“身后就是徐家河水库,发展种植业肯定不亏!”……村干部和村民集思广益,纷纷建言献策。之后,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梅庙村党支部牵头并号召村民发展集苗木观赏、休闲娱乐、产业脱贫、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
“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群众。我们的干部一直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任扛在肩上,我们的百姓也始终以村为荣,大力投身乡村振兴。”梅红卫说。
好产业 好日子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天刚亮,梅红卫就匆匆走出家门,和村民彭天忠一起来到村里的芍药基地。他一边查看,一边叮嘱彭天忠:“这段时间要注意杀虫,剪除残花。”
2014年,村集体成立了金土地苗木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160万元培育270亩经济苗木,其中芍药87亩,实现总产值400万元以上。组建中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林果种植500亩,发展特色养殖400亩,有力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彭天忠对记者说:“多亏了村党支部带领咱发展产业致富,以前自己打些零工,忙活一年才勉强糊口,现在种植苗木林果,一年能挣3万元。”
临近中午,顶着烈日的梅红卫来到村里河滩地查看泰椒长势。去年,该村与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达成种植回收合作协议,开发种植100亩泰椒扶贫示范基地,年创产值30万元,形成了“公司+基地+贫困户”扶贫机制。
这几年,梅庙村靠发展产业从一般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年收入从7000元出头,达到现在的18000万元。不少村民盖起了小楼房,还有人买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好。
好风景 好“钱景”
出门低头闻花香,举目远眺皆风景。满坡的格桑花与近200亩彩色稻田交相辉映,这是梅庙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7月28日,记者拐过弯道行至梅庙村高坡山、高家畈,大片水稻正迎风茁壮成长。脚下水泥路干净光洁,三两村民在绿荫下闲话家常。娘子岗山岭旁皆是随风摇曳的格桑花,来往游人置身花海拍照观赏。
“我每年都会来梅庙游玩,下高速10分钟就到了,吃饭停车都很方便。”趁着暑假,许多像随州市民刘女士一样的家长,纷纷带着孩子到梅庙赏花游玩。
2014年以来,该村坚持以突出本地特色为重点,以农业产业为载体,依托徐家河水库穿村而过的良好地形,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耕文化,一跃成为广水市“旅游名村”。
如何把好风景变成百姓致富的好“钱景”?2016年,梅庙村村民借着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改造经营农家乐,到2019年该村共有27家农家乐投入运营,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每家农家乐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
“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梅红卫介绍,下半年梅庙村将推出气势磅礴的稻田音乐灯光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展示乡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