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浩荡春风,全国两会如约启幕。盛会之声,回荡在神州大地各个角落,振奋每个中国人的精气神。无论是“共商国是”,还是“民生关切”,一招一式都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一步一印都与美好生活紧密相连,饱含“枝叶关情”的民生温度。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初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主动作为、挺膺担当,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坚持问需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听取民声、察实民情。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是政府工作报告鲜明的底色。从“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到“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从“发放育儿补贴”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从“提高优抚补助标准”到“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桩桩事都是民生实事。两会期间热议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诸多话题,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大国之大,说到底还是千家万户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扑下身子听取民声、了解民意,迈开步子找准路子、用准法子,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与群众谈,精准掌握群众关切,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期盼忧虑化作前行动力,把群众“需求清单”变为发展“任务清单”。
坚持问计于民,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务”,顺应民意、汇聚明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全国两会很多代表委员来自人民群众、长期扎根基层,身处生产生活的第一线,眼见的是群众的喜怒哀乐、心系的是群众的安危冷暖,提出的意见建议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既要拜人民为师,以群众智慧推动高质量发展,也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聚焦人民群众最突出的问题、最现实的利益,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实现用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赢得“民心”。
坚持问效于民,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维护民利,温暖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到“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从“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无论是成绩还是目标,都联系着14亿人民,都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群众满意是检验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踏实干事、勤恳为民,从解决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问题入手,把“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同时,要完善网民意见直通车、人民建议征集、市长热线等常态化“问效”机制,在良性互动中优化举措,在反复问效中温暖民心,真正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