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随州组织网      作者:曾都区南郊街道办事处 汪俊勇      发布时间:2023-11-23 23:06:44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水平如何直接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深入实践总结提出“四下基层”以来,历时三十五载,其内涵与精神历久弥新,是我们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众密切血肉联系,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下沉,用“四下基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党建聚“民心”,同频共振铸真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四下基层”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起干群“连心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最大程度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在“四下基层”中需继续抓好党组织这个基层治理的核心要素,通过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开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火车头”,全面覆盖企业、学校、农村、街道社区等“神经末梢”,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不断增强基层治理向心力,助力党建“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领导优势,在人民群众最能深切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领域向下扎根、精耕细作。让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强“红色物业”吹响服务前哨,绘就文明底色弘扬时代新风。
         村湾院子听“民声”,板凳并排叙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化解矛盾,始终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山海隔阻的贫困地区实现“弱鸟先飞”。群众性是“四下基层”的本质属性,也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群众让党员干部最大化地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陷阱,带着问题“剖麻雀”,调查研究“捉活鱼”,进而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只有打掉“官气”、放下架子,迈开脚、沾点泥,走进村湾与邻里,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促膝谈心,才能真正做到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了然于胸,疏解矛盾根源,办好民生实事,破解发展难题,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资源下沉办“民事”,精准服务练真功。“四下基层”有助于推动人力、物力、服务等各类资源要素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领导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下基层,参与防汛抗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能不断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将行政、司法力量下沉能够更好地运用“一线工作法”,变“上访”为“下访”,化“管不着”为“管得好”。基层社会需求愈发多元化、琐碎化,治理重心下移、各类人才下沉,能厚植智能化政务服务的土壤,变基层治理为“智理”,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的服务。
         身体和灵魂不安放于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永远遥不可及。“四下基层”就是要把群众工作做实,撑起调查研究的“竿”,渡几条矛盾问题的“河”,远看“炊烟”、“青山翠谷”,缘不知何时早已走入群众心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敢于“毛遂自荐者”鼓掌
下一篇:苦乐相依是常态 苦中作乐是境界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