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深入深入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式,才能把群众作为实践主体获得的感性认识、创造的实践经验、发现的实际问题收集归纳起来,不断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学会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走好新时代的基层群众路线。
一、在思想上“另眼相看”,让调查研究蕴含“人民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牢固把握好“人民”属性。在高站位中找寻人民坐标。要心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把握好调查研究的服务本质,用主动“作为”找寻“人民坐标”,把扎实的开展调查研究转化为践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神圣使命的具体行动,紧紧保持与群众的“血肉相连”。在精选题中话好国计民生。要按照是否对标中央、省、市精神、是否回应民生急盼,从各项基本民生需求入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选题要求,话好国计民生,帮助广大群众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真情怀中倾听群众心声。要结合具体问题,走出机关大门,敲开群众家门,亲自察看、亲身询问,灵活性开展调查研究。同时,也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经常上网“潜水、看贴、聊天”,多渠道听听群众心声,把稳群众安危冷暖的“方向标”。
二、在行动上“躬身践行”,让调查研究充满“泥土气”。“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到基层去看到的都是办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充分便是成功一半,到基层自会“眼亮心明”。一方面要提前明确调研目的,搞清楚“调研什么”,避免无章可循,被人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要做好“功课预习”,提前储备相关知识,把学习贯穿整个调研过程,避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放眼全局宜远望。“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调查研究是开阔视野、提升本领之基础,宏观、微观结合方为“适宜”,调研初期,要通过看人、市、路、桌面,放大视野范围,充分了解基层基本情况。“下马观花”识规律。“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所谓深,便是要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在调研中后期,要把握重点,抓小放大,坚持“下马观花”,脚踏实地去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三、在分析上“深入浅出”,让调查研究增添“成熟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历了深入分析和提炼总结,调查研究才会不断有果实。“抽丝剥茧”分析研判。调查研究“查”的是有效问题,“研”的是问题背后的原因,因此要发挥“显微镜、探照灯”作用,对掌握的“问题清单”,抽丝剥茧,分析研判,把问题成因厘清,把佐证数据研透,为“对症下药”打好基础。“厚积薄发”助力提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要回到实践,接受实践检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教育、提高的机会,用调查研究去推动自身素质进步、推动事业发展。“成果转化”做实举措。调研不是最终目的,成果转化才是“唯一结局”。要持续做好成果转化“文章”,将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迅速转化为对上履职的“任务清单”,对下落实的“效果清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牢筑信念立根本 勇担重任成栋梁
下一篇:以“莲”为师,不负当“夏”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